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最重要的决策之一,也是党的执政宗旨、执政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息息相关,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息息相关。
5月22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陕西人终于“拧”出了三秦大地“绿肥黄瘦”,全省森林覆盖率由13.3%提高到45%,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多公里。特别是2000年至2018年,全省植被指数变化百分率平均17.9%,为全国平均值的两倍。“榆林草灌锁沙丘,延安黄土变绿海,关中大地园林美,秦巴山区绿更浓”,深深浅浅的陕西绿正呈现在世人面前。
陕西人“拧”,吃饭要蹲着,秦腔要吼着,泡馍要掰着,如果要问话也就两个字——“咋咧?”
这些年,陕西人问得最多的“咋咧?”不是面条不放辣子,不是出门没有车子,不是口袋没有票子。
“咋咧?额滴秦岭!”“咋咧?额滴渭河!”“咋咧?额滴黄土高坡!” 一个个“咋咧?”问出了陕西人对青山、绿水、蓝天的万般深情。
于是“拧”变成“拧劲”。
“拧劲”是倔强、是进取,《陕西省志》记载:三秦习尚中的豪气、犟劲和进取精神,是在社会历史急剧发展中形成的。陕西人凭着一股子“拧劲”,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也“拧”出个山常绿、水常清、天常蓝。
5月16日,虽然前一晚西安城雷声大作,还下了不小的雨,可是第二天温度一下就升到了30多摄氏度。这天是周末,西安人习惯于在燥热的天气去秦岭的峪口戏水、纳凉。然而,这一天,西安人却发觉山里多了些不是来玩的人。
滕佐佐,地道的长安人,从小在秦岭山里长大。他记得小时候秦岭里面没什么人,山上的树也多,峪口里的水很大,山脚下有人会种水稻,大山的影子映在稻田里特别好看。后来,城里的人越来越富,一到周末就开着车往山里跑,有的人甚至在山里盖别墅,山上的水也被他们拦到自己院子里。河沟里人们扔下的垃圾,山上被踩坏的树苗苗,都让滕佐佐难受不已。
这个周末,他没像往常一样找个凉快的峪口去玩,而是穿上马甲,戴上胸牌,拿着个垃圾袋跑到了山里。“请留下美景,带回垃圾。”“请不要在山上烧烤。” 滕佐佐不厌其烦地向他遇到的进山游玩的人讲解秦岭保护政策,引导大家加入清洁行动队伍中。作为专职网格员,滕佐佐每天要步行40公里,在3处自然景点、5个出入山口不间断巡查。他说:“保护秦岭就要保护出个样子。” 滕佐佐说话带着“拧劲”。
对秦岭保护有“拧劲”的陕西人不仅是滕佐佐。
秦岭违建是一个大教训。从今往后,在陕西当干部,首先要了解这个教训,切勿重蹈覆辙,切实做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上个月,在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告诫干部。
“秦岭卫士”有真抓实干的勇气。陕西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制定《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方案》,严厉查处秦岭区域乱搭乱建、乱砍乱伐、乱采乱挖、乱排乱放、乱捕乱猎等违法行为;2019年9月修订了《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建立了以“海拔+区块+生态廊道”为特征的秦岭保护体系。
“秦岭卫士”忠诚的是山河大地常青常绿。自1965年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秦岭已建成各类保护区33处,总面积850万亩,占陕西秦岭总面积1/10,形成初具规模、集中连片的自然保护区群。在长安区有2.6万余人的秦岭保护志愿者队伍,他们和滕佐佐一样把守护秦岭当作最重要的责任。
当滕佐佐忙着在秦岭里进行巡查时,家住渭河边的宝鸡市眉县金渠镇蔡家崖村村民孙安新正忙着收拾自家的猕猴桃园子。确定的丰收,让他的脚步都是轻盈的。“没有修渭河的时候,别说种猕猴桃了,整天担心一发水家里被淹。现在不仅不会发水,渭河还一天比一天清,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孙安新说。
对于陕西64%的人来说,他们有和孙安新一样的欣喜,而原因就是渭河。
“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李白的诗句写尽了渭河的气象。作为陕西的母亲河,渭河全长512公里,沿岸集中了陕西64%的人口,但她曾经被称为“关中道的下水沟”。上游干了、中游臭了、下游淤满了,千百年来哺育关中人民的母亲河却成了两岸群众挥之不去的伤痛。
2011年2月,陕西发出了全面治理渭河的动员令,渭河综合治理工程全面铺开。2016年,陕西省设立了渭河生态区,划定范围以保护为前提,以绿色为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掉污水厂,引来汉江水,加固堤坝,绿化两岸。凭着一股“拧劲”,陕西硬是把又臭又黑,常年水质ⅴ类或劣ⅴ类的渭河,变得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在50个国家考核断面中,渭河再无劣ⅴ类断面,其中西安段水质优。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渭河不再仅仅是一条河流,而成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与保护的一个重要环节。
当关中人“拧”着治水时,陕北人则用70年的时间“拧”着种树。1953年4月的一天,时任林业部部长梁希带着苏联专家一行12人考察榆林。在镇北台上,梁希盯着台上一棵榆树说:“这么干旱的地方都能长树,榆林就没有地方不能植树。”
“不叫沙给欺负死……”陕北老人们的话被一代代传下来。
石光银、牛玉琴、郭成旺……陕北土地上,治沙人就是英雄。
70年过去了,860万亩流沙披上了绿装,1.8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年流入黄河的泥沙由20世纪50年代的5.13亿吨减少到2.9亿吨。陕西人凭着“拧劲”,硬是将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多公里。
陕西人终于“拧”出了三秦大地“绿肥黄瘦”,全省森林覆盖率由13.3%提高到455。特别是2000年至2018年,全省植被指数变化百分率平均17.9%,为全国平均值的两倍。“榆林草灌锁沙丘,延安黄土变绿海,关中大地园林美,秦巴山区绿更浓”,深深浅浅的陕西绿正呈现在世人面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陕西人“拧”出绿水青山,也“拧”来金山银山,秦岭里的木耳,渭河边的果园,沙漠上的绿洲,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富裕。陕西人当初对山川大地一句“咋咧?”的询问,终于变成“嫽扎咧!”的感叹。(记者 沙莎)